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93|回复: 0

[时评] 邓海建:天寒地冻,“救暖”也是社会公共责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海建:天寒地冻,“救暖”也是社会公共责任
3 `; Q" K% j) o- V: j
                                                                        2012-12-24 08:52:55 来源:西部网 ; q2 O& q( s: `, X
/ ?' F: K- P; W2 T8 T0 C. [
    作者:邓海建
8 V& N3 |/ M% z3 N- _
    预计未来一周,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其中新疆北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2-4℃。中央气象台23日预报显示,10多个省会城市的最低气温将低于零下10摄氏度,其中哈尔滨和长春的最低温同为零下30摄氏度,最高温也徘徊于零下21摄氏度。(12月23日《京华时报》)

( X9 h5 Y5 o4 Z; p5 x+ s' w* T0 V    数九寒天,网友调侃道,“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尽管“末日预言”烟消云散,但彻骨的寒意、伴随着各地“最冷一天”的纪录,令人忍不住呵气取暖。对市民来说,暖气也好、空调也罢,再不济,还可以有避寒的厚实衣物,但近期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却再度引发公众对弱势群体“温暖越冬”的热议:先是在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为避寒在垃圾箱中取暖遭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之后,河南郑州也发生了一起农民工立交桥下冻死的事件。在城市尚且还不能“大庇天下寒士”的时候,兑现公共政策的“救暖责任”,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 W. b+ o: ]2 }. R6 F# n    自古成语有言,“世态炎凉”,越是寒冷或极热的天气,越是能考验人与城的良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救暖”也是公共责任。一者,城市化过半,高楼大厦逐日扩张,那么,与之对应的救助资源与基础设施也当等量匹配,这就像城市“上半身”与下水道的关系一样,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厚此薄彼;二者,城市的“屋顶”价格不菲,居有其屋的梦想尚且遥遥,那么,不谈四方的院子、从土地财政中修葺一方避暑或避寒的屋檐,保障每个公民底线的生存权益,也是基本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管这个社会是“橄榄”还是“纺锤”,纵使基尼系数可以大一点,但金字塔底层的生态,关涉整个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他们的冷暖,看似与我们无甚关联,但他们的生死,确实事关我们的愿景与信仰。3 h# H. U& n2 P+ a- _8 B1 g" h
    这些年,内地有关“救寒”的制度设计,基本停留在民政及救助站的阶段,而在我国香港地区,一旦寒潮来袭,从社会福利署社工,到卫生署医疗机构,以及政府资助社会团体都会即时动员,对露宿者和独居长者等弱势社群,提供即时服务。考究其服务内容,起码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降温至12摄氏度以下或天文台发出寒冷天气警告,香港各区的社区活动中心将改为临时避寒中心,供露宿者和有需要人士入住;二是如露宿者不愿入住政府宿位,也可向政府资助的3支综合服务队申请援助金,以解燃眉之急;三是为流浪者提供避寒保护,是服务而不是施舍,因此,一旦天寒,相关部门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弱势群体,关怀溢于言表。% i( f5 E3 P" Z! K" g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抱怨救助站空间有限、被救助对象不愿意常住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将点多面广的社区服务中心等空置的地方开辟出“救暖”功能、将公共财政的救助支出直接兑现为弱势者防寒的福利收入呢?平时不联络,救助无感情。天寒地冻,公共救助的手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要有扎实作为的智慧与力量。
/ u1 }4 w! z% S% k/ O
8 Y9 t* F% ?' I8 W- b( |
1 `. x3 W$ i6 Z# T  K# p7 {, t6 e$ Q2 b4 N# l
$ u7 _" N; l% O8 ^8 v  G% W" Z
+ @# n- I' d9 L' |& [+ @# V
原文链接:http://opinion.cnwest.com/content/2012-12/24/content_7988005.htm

, q2 |( b9 z' j8 S& e4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3 08:20 , Processed in 0.04061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