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工卢晓丽的梦想是能被社会尊重和认可工资再高点儿' H6 g+ h0 v O
2013-04-22 08:44 来源:东方网0 b3 y5 N. ?; w( X8 ^. |4 W) e
期待有一天能自豪地说“我是社工” 南京社工卢晓丽的梦想是能被社会尊重和认可,工资再高点儿,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 u1 p( |3 b' Y0 d( U6 j( c, E) a
今日主角:卢晓丽1 _5 R" B9 z2 z: D; E; ^
' L; Y( h8 q. }' @" F2 b% P ◎年龄:36岁
0 u e# X3 A; E- h# g1 L" p
: x3 P- e' p5 P ◎职业:南京市小市街道新南京人服务中心社工 [% e, a& ?# G4 n c X# g# j
% x( M& E; ^/ Z1 ?& x& X
卢晓丽说起自己的工作,有时会觉得“没面子”。她是南京市小市街道新南京人服务中心一名有着6年工作经验的社工,却常常被误以为是“居委会大妈”。她从如皋来到南京工作安家,支撑她一路坚持下来的是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意义、有价值、有爱。# I+ }- z& _) C/ C
& }8 o: M7 f& n ]4 ? 通讯员徐文军实习生俞欢扬子晚报记者王赟文/摄
" l* F+ m3 r; H0 y: }7 W/ P, F4 F, {5 _+ v
她的故事
3 _; Q7 {' z5 }# T K5 P
/ F" N% ~: C6 v0 V1 q3 Z a 谈社工:; @# P& k; ^$ a! |' W
4 W) h2 E% H1 O- E$ F: J5 t
首次做问卷调查,蒙了
* R1 t1 P8 V# B3 ~ {# d: B( x; ~1 T7 f. k% z6 f
卢晓丽从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成家生子,做起了全职太太。“后来女儿上了小学,我发现如果继续呆在家里就跟社会脱节了。”于是,29岁那年她自学通过了协理员考试,分配到小市街道新南京人服务中心,成为一名社工,负责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工作,全称是“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 N$ p4 g) J! k% Z/ O
4 |7 G# m# X; E$ Z, ` “当时,做社工对我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劳动保障方面的工作很细,失业就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民工维权、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等等,很多政策我要吃透了,才能跟居民解释。”卢晓丽回忆说,刚工作时就要做一份退休人员问卷调查,涉及退休、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内容,“当时一下子就蒙了,赶紧请教老同志。”不过后来对工作了解多了,处理起事情来也得心应手了。
2 O5 H6 _. x$ F/ y% I/ z0 `* S) V3 U5 ~. {
谈委屈:4 `5 z$ b& M3 d. i! u
. `/ `* @% K [ 钱少活累,差一点走人% ?" L/ G2 D0 I5 L/ |
, R; w( r' _5 \: Y. s/ _' h
“2006年,我拿到的月工资是690元。”卢晓丽说,那时社区工作忙,常常加班加点,丈夫工作也忙,女儿经常托给几个朋友轮流照看,“当时家里人也劝我,挣钱又不多,做的事情又多,又不能顾家,干脆走人吧。”
1 h9 u$ ?& C9 p1 n( A" I1 G
2 [. Z# q# w6 e 不过,思虑过后,卢晓丽说“咬咬牙”坚持一下吧。让她对这份工作产生一丝留恋的是,她有时觉得干这份工作“还挺开心”。她记得刚工作时,小区有个孤寡老人,不理陌生人,“当时他正好过80岁大寿,主任带着我们一起给他过生日,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挺受感动的。”
/ f, K" A, Z- {4 I# ?, o
2 @) @/ u2 ~9 _& B. r1 p 干了6年多,卢晓丽的工资涨到现在的2000元。与工资待遇低相比,不被别人理解更让她苦闷,“常常有人过来冲我们发泄不满,其实我们也是一线工作者,我们的委屈跟谁说呢?”
- L, t8 Z O; P) j6 E; A2 z' a+ g0 T5 T* k" g# h
谈梦想:0 [! N3 c; U, B; e/ _3 q# A( F/ N
) O! k9 t; m& R4 w5 w* u3 c 工资高点,能得到尊重6 S! T3 `; `2 g. A* E4 b
8 M( ?1 \' [( [3 V+ G: \0 a& ^ Q “当初说咬咬牙坚持一下的,一晃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卢晓丽说,很多大学生社工来了都坚持不了多久,钱少,事情多,又不被人理解,“我们主任总结说,做我们这一行的,不仅要有耐心、吃苦的心,还要有一颗公益的心。”不过,直到现在,被别人问起做什么职业,她都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一听是社工,还以为是干居委会大妈的工作。”所以,她的梦想之一就是,工作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希望有一天,当别人问起我的工作,我能自豪地回答,‘我是一名社工’。”2 ]! H6 d& [" W
* a" `: ~% ~+ [" {' E y6 I9 d# P, U" ]
“当然,也希望多提高一下社工的待遇。”卢晓丽说,钱多了,一能体现他们工作的价值,二来能改善生活,她的女儿上初一,平时要上补习班,还有古筝、画画等兴趣班。6 ?; ~0 e1 @- u
7 I! p, h& d! U. j 她的一天, i! k# A# t# F% q( P" S
; e5 g2 D' T$ Q/ v 她的工作就是帮居民“办事”
+ l6 F" i3 D/ j U4 f h' N0 ]6 F+ Q. k. g+ h% Q
作为一名社工,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呢?4月12日,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市小市街道新南京人服务中心,跟着卢晓丽一起“办公”。9 f" T; p" ~& W8 L! }( q8 X
! a3 U7 L2 R$ r) r& J 上午8:50
! q$ ?) G% X- `$ A) a/ u* P
) [8 k7 }/ o' z- N+ x8 y/ }+ } 9点钟上班,卢晓丽8点半就到了单位,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她拿出最近要统计的退休人员工资认证表、60岁以上上门入户调查表、南京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表放在桌子上,梳理了一遍。8点50分,一位居民上门咨询。7 p6 x" d7 Y4 o* v
9 i. M" O& ^- s5 Z" o& H 上午9:20; ^9 ?/ z2 V2 V
: @8 }' S5 a7 Z, L" Q* e* R' T 因为最近发生的禽流感事情,卢晓丽跟社区主任商量着组织一个健康讲座,为老年人讲解一些注意事项。说完立刻开始筹备起来,她接连给小市医院的两名医生打了预约电话,商量场地和举办时间。“我们社区有1800个老人,我们打电话告知一部分人,有些腿脚不方便的我们就上门通知。”# _4 p( {6 x6 a8 [% h# ^
* @9 r1 L2 ]* @7 x3 t- U. B 上午10:30$ A- y! G$ g8 R+ f0 A6 k) c
) M1 |* y$ F! E1 \8 B
卢晓丽顺便拿了几份南京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表出门了。
; E& ?4 V" y9 w
9 }* Q4 L" @8 B& q* V, a. \0 g “刘师傅,开一下门,我是社区的小卢啊。”记者跟着卢晓丽来到91岁的刘爷爷家。帮刘爷爷登记完评估表,卢晓丽临走之前叮嘱刘爷爷记着下周来听禽流感的健康讲座。
$ s( |; J3 c2 U2 I6 i; M# h, @0 e& M/ {
下午2:008 Z; }0 V, J+ f9 y) d5 M+ j" b
0 Q1 h4 d+ p4 P0 V# u1 k
下午2点到4点是就业培训课程。1点半,卢晓丽就带着花名册来到社区三楼的计算机培训教室。计算机操作培训班正在筹划组织学生们参加月底的计算机资格考试,来咨询的人很多,卢晓丽耐心地跟他们解释。
$ i+ N3 D6 F$ y6 u% \, G* ?1 g
, B5 g/ c: c# d; Y5 I7 ]1 l 下午3:007 E" B- t& p% x: |, w k$ a
7 c3 Q1 X7 P% | 下午3点钟,卢晓丽又上了楼,她去看看学生们。卢晓丽说,上课老师来自不同的培训学校,哪个老师上课方式比较好,哪个老师讲得听不懂,她就会记下来,汇报给领导,及时进行调整。% d, {, X0 `, c$ B0 V9 {+ Z' g
9 d2 c" a# y0 f: N. l4 o" ^ 下午4:00
; h w- O3 l, [7 E3 b8 L+ ]0 x
7 {* e4 U) w, k6 c& h9 R8 G 下午4点钟,卢晓丽来到了“放学来吧”,这是个儿童托管服务中心。十二张蓝色小书桌上坐满了小朋友。卢晓丽说,社区属于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多,放学后孩子没人管,我们就想办法解决安置孩子的问题,辅导一下功课,给他们讲故事,都是免费的。”) n( b, j8 ]0 C3 ]" g
+ _6 s8 z/ I! m" q) U
下午6:00/ L; n" O- L( N/ o3 f4 B) b
- Q# q* q; ~, y5 s 平时,卢晓丽会在家长接完孩子后,6点钟左右就下班了。这天,正好晚上还有一节就业培训课,6点多钟,卢晓丽匆匆吃了几口饭又回到单位。卢晓丽说晚上要值班到9点钟,收拾完后回家都10点了。
! f$ y! \ n2 v3 v;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