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y5 ~- o4 ]# n; G$ F; A
对社会工作的热爱促使李越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了各类社会实践中。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投身社会的机会,李越在大一时便加入了社会工作者协会。现在经过两年多的磨练,他不负重望地挑起了协会理事长的重担。“博爱至诚,助人自助”——协会紧紧围绕这个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4 w V- s% f; T/ S& y “志工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它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专业技巧。”李越反复强调。协会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救助活动,他们去“桃花坞工疗站”陪残疾人做游戏、聊天;去“察院场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欢歌笑语;深入各个学校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社工论坛、手语教学……无论哪一项活动都少不了李越的身影,他腼腆地笑称:“助人为快乐之本嘛!”此外,协会与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合作举办的心理讲座、志工培训及每月的环保日等活动李越也都会积极参加。“能够真正地带给服务对象帮助并且从中也让自己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李越解释道,“我们这个专业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但是扎扎实实地做好一项工作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每次出去做志工前都要做足了功课,了解所要帮助对象的概况及其需求……”当问及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挫折时,李越笑了笑:“挫折倒也没什么,最怕的是得不到认同。”但是每一次当他用心投入去帮助对方时,从来就不会犹豫着去思考此类问题。 ) d0 R9 h! Y( P+ b m 李越透露多次赴上海参加的国际社区志愿者服务培训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让他对社会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紧跟“手牵手”社区志愿服务培训 “服务——学习”的课程理念,李越一方面学习专业技巧另一方面则投入实践、服务他人,并且还与一同参加培训的新加坡志愿者结下了良好的友谊。其中今年暑假的一次志愿服务让他再度受到了心灵的触动。“我们当时在为服务对象(青少年)表演小魔术,由于身高的差距,新加坡的培训师毫不犹豫地跪在他们面前表演。我当时真的被这个举动感动了,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个场景……”李越若有所思地说。这次触动让他更加领悟到了“平等面对服务对象”的含义,“必须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决不能自以为是救世主”。 & f' S' \# X2 F$ q9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