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 c( U6 G- w8 J9 u# @
) w+ {% r! X% S. f' t. D一、接触案主
3 g, k4 m, Q0 c' j# O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 O. t! W7 R" a* x$ o' \( F
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 u' R# }. ?3 ]6 Q5 y& f9 w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6 n9 J7 e& f7 `, J# }; V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 V& \" v2 B0 E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 C" L w) e& l. s4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所存在的问题:
7 I% i/ c! e1 E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 y3 i9 N0 v7 @+ O& S$ i+ S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2 ?/ ]4 t4 {6 A5 |3 s, A1 |! w例三:我们上课的房间里挂着很多照片,都是Lala妈妈的。有一次我故意问Lala照片上的人是谁。Lala说是熊猫。他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是因为Lala很爱妈妈才这样说的。于是接着问,Lala是不是最喜欢熊猫呀?不,我最爱金鱼。然后他跑向客厅,客厅有个很大的渔缸,里边养着许多金鱼。# S% B( H+ R3 b( |& J& F
三、目标与计划制定
# b. P% l! T) T! Q; i% }' c5 T2 w& M经过与Lala更长久的接触以及与Lala姥姥以及爸爸的深入交谈,我确定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Lala的爸爸因为生意的缘故经常要与各方面的人打成一片,吃饭当然必不可少,然而很多次Lala爸爸都带Lala一起去。显而易见,在那样一种烟雾缭绕的氛围中,在那样一种酒色财气的环境里,在那样一群成年男女的旁边,初步开始社会化的年幼的Lala会受多么大的影响:他会记着大人们说的话,会试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甚至会沿袭大人们的思维。于是Lala自然会说“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那样的话。
$ q, a1 A9 m3 q" ~5 _在Lala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的时候,Lala的妈妈总是说Lala的爸爸如何如何不会做生意,每次都提到他的车如何如何不上档次,没有办法与楼下的法拉利相比。就是在Lala妈妈这样的熏陶和影响下,Lala也学会了妈妈那一套。
. ~& z# e; Q& n0 c7 A* t8 {如果lala一直这样下去,对其成长必定不利。我最终决定不能仅仅做他的外语家庭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我有责任协助Lala的家人对他的成长做健康和积极的指导,从而使他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很欣慰的是Lala的家人很支持我,毕竟,他们比我更爱Lala!
4 H0 Y* r, x1 z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如果从根本上解决Lala的问题,必须以其家庭作为工作对象。鉴于此,我决定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法”这一治疗模式。4 C0 |4 f% c- @; [! a& Q! z6 {: h! {1 L
结构家庭治疗法由美国的明纽秦(minuchins.)和他的同事在60年代创立。其对家庭治疗的贡献是引入了家庭结构的概念,这对于了解家庭,了解孩子成长的历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90年代以来,新的家庭治疗法不断出现,但其方法和技巧殊途同归,关键在于了解家庭,关爱孩子的心灵。结构家庭治疗法是:以家庭做为治疗单位,以改变与家人的交往方式为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去了解案主的个人心理状态。在治疗方面,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当中,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解决困扰案主的问题。! T) x q" j5 i& l7 d
四、服务提供与治疗
) C" \8 u, e1 e在这个家庭中,Lala爸爸妈妈的家庭功能已经被姥姥所替代,而姥姥在lala心中的地位由于“她不愿意让Lala去他奶奶家”而有所下降。lala最爱他的小姨kitty,但由于工作的原因kitty又不在郑州。此外lala受他爸爸影响较大。于是我决定从这几个人入手,通过他们对lala交往方式的改变来影响lala,从而使lala健康快乐地成长。
! W1 `6 S% D0 g# _* P: `(一)我在电话里对kitty说:目前在这个家里你是lala最爱的一个人,他也最听你的话。因此,在我的工作过程中你的角色很重要,希望你能配合我的工作。希望你经常与通电话,逗他玩,就把他当成一个小孩,也努力让他把自己当成孩子;给他讲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引导并要求他同样爱他的爸爸妈妈。
) N1 S6 {; k" y1 I. s) e9 Pkitty答应了,并且按照我说的那样做了。(注释:事实表明kitty作用确实很重要。)
0 g. h3 ~) g8 \2 G: ?- E(二)lala妈妈与lala小姨一样,也住在北京,很少回郑州。在我接触lala的两个月内,lala妈妈因为公司的事情来郑州一次,在家只待了两天。第一天,她找我谈了一次,关于我的个案社会工作,关于lala的健康成长。
4 M% m8 F1 k' ^. ^+ W2 r( @) I#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气质不凡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专注与工作可能是一个女经理的优点,而淡泊了家庭无疑是一个妈妈的失职。她要从与lala爸爸的离婚谈起,我打断了她。我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只谈现在。(注释:结构家庭治疗法不要求去追溯过去。), {/ }8 T1 G* o4 V: O. t% V, t
lala妈妈:现在我很忙,公司里有一大堆事情要我去处理,实在抽不出时间照顾lala。公司又搬到了北京,也不能经常回来。我已经考虑明年九月份让lala去北京上小学,这样至少每天可以见到她。其实我一直都很爱lala。
/ l' F* \6 Z7 m工作者(我):但现在疏远lala,明年lala会不会跟你去北京呢?
( y8 P! g: {6 T8 _% I# slala妈妈:这是个问题。但你说我又能怎么办呢?
2 I) A0 ?, {# S* P工作者:重要的是利用好现在。比如明天带lala去动物园玩,去吃 hot dog,等等。利用一切机会去展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 p# G! a8 X4 z6 E! v( y(注释:第二天,lala的妈妈没有去北京,而是带着 lala在郑州玩了一天。那天母子俩过得很开心---- lala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这样说。lala对她妈妈的感情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比如,他在与我交谈时会主动说起他的妈妈。有时候甚至去亲挂在墙上的她妈妈的照片。)
( L9 {% b N3 _( K! P0 F
1 k0 ^7 h* U. n! J% T(三)lala的爸爸:我只是想让lala出去吃一些他爱吃的东西。但是我又没有时间单独跟他吃饭,只好工作时吃饭将他一起带上。没有想到对他造成了这样坏的影响,我应该怎么办呢?
5 |* ]7 I+ N# h8 v工作者:过去因为我们不在意而造成的错误就别再谈了,毕竟后悔也无济于事。其实你的本意是好的,你也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才那样做的,只是以后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别再带lala去那些场合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弃一些饭局而抽些时间单独陪lala去趟麦当劳或德克士,让lala很轻松地感受爸爸对他的爱。+ r# S9 ?* o' h5 v2 M
Lala的爸爸:是呀,我应该那样。我会试着那样做的。
3 g4 F: k! J/ v& \7 q q0 h(注释:lala爸爸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他努力去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比如他以前都是派办公室的人把lala从幼儿园接回家,现在很多次都是他亲自开车接送。有好几次都是父子俩在一起吃hot dog。)
9 ]: n5 Y: _) F3 `8 V) c3 S(四)做lala姥姥的工作是最困难的。直到现在我都很难理解为什么lala姥姥那么固执,对奶奶有那么大的偏见。正如我前文所提到的lala姥姥不让 lala去他奶奶家玩或是吃饭,这也正是lala不爱她姥姥的原因。因此,只有lala姥姥在这个问题上的妥协和让步她才会被lala) v' ~+ R; ~; X( A
所接受。8 q- ]8 W6 S: H9 x a; }! Q
第一次:工作者:每天都照顾着lala,你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但不被lala所接受,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做姥姥的有时候能不能顺着lala的意愿做?. f1 c& `3 }: U; {* z
lala 姥姥:哪一件事不是顺着他呢?你说,平时你也都见到了。
5 v: _0 t4 Y! j! U- M( k工作者:比如同意lala去他奶奶家吃饭或者玩。2 y! ~6 n7 N. ~
lala姥姥(沉默):…………4 G. ^# o: X5 y, D0 o
工作者:您好好考虑一下,为了我们都爱着的lala。& Y+ y/ S4 e- H8 j. t/ |6 ]0 U
第二次:lala姥姥:lala的奶奶不疼lala,我怕lala在她那里受气。% ~ b7 R7 ~4 ` Q
工作者:毕竟她是lala 的奶奶,其实天下的姥姥和奶奶一样都疼爱自己的孙子。相信lala奶奶也和您一样爱着lala。
1 P- i. p; A X6 y9 W4 A' I' H4 slala姥姥:可能是吧,希望如此。
]9 d' H Z& }4 }0 F工作者:能不能在星期天让lala去趟他一直想去的奶奶家?您好好考虑一下,为了我们都爱着的lala。
2 ]( I+ a( C7 D% c$ ?; Z3 S第三次:lala姥姥:我怕lala一去就不再喜欢住在这个家了。我有些担心。8 U# \1 O9 y; A
工作者:不会的。毕竟他跟您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对你有更深的感情。让lala过去一趟吧,您就以为他去了一天幼儿园。您好好考虑一下,为了我们都爱着的lala。 G$ ]: _ ^: m0 R/ P) ?
Lala姥姥:好吧。我给lala的爸爸打个电话。
3 N- [" `, ^1 ^6 d( r+ H/ L(注释:以后每个星期lala都去奶奶家一次。这让lala的奶奶很感动。lala也因为愿望得到了满足一如从前地爱她的姥姥。)) V: K+ e. Z% i$ _7 }/ w1 S
五、总结与评估8 z5 K% s# X5 m6 w/ c: H- G
其实从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将lala作为我的个案工作对象,虽然他一直都是将我当作他的家庭教师,而不知道我的真正身份其实应该是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隐瞒身份显然违背了社会工作伦理原则,但是我并非故意这样做的。从理论上讲我陷入了社会工作伦理中存在的道德困境之一,即“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依据雷默(reamer)在《社会工作价值和伦理》一书中提出的解决该问题的指导原则“获得个人行动的先决条件,如精神平衡,健康等是最重要的,他比说真话更重要”,考虑到lala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同样要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我不希望今天我以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出现给他明天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带来些许阴影,于是在与他的家人商量过后,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我依旧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lala的生活。& ^9 x- n2 F- r
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如果从根本上解决Lala的问题,必须以其家庭作为工作对象。鉴于此,我决定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法”这一治疗模式。以改变与家人的交往方式为目标,通过多元的多层次的方式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当中,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解决困扰案主的问题。$ A7 B4 B5 A) D6 a8 a
很荣幸的是lala的所有亲人都接受了我,也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只是因为我希望lala( Y/ k2 m" ^- V! |
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这也正是他们所期盼的。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一点,即他们(lala的爸爸和妈妈,姥姥及小姨)都很深切地爱着lala,当然都希望lala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为此,他们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与努力,为 lala的成长改造一切需要的条件。为此,lala的姥姥改变了自己固有的观念与认识,同意lala去他奶奶家玩或者吃饭。lala的妈妈放弃自己的生意陪lala玩。lala的爸爸甚至又开始与曾经令他很很伤心的女人(lala的妈妈)接触对话。lala
# G- d, W3 ~: ]4 N' S7 l4 F8 e的小姨几乎更是一天一个电话逗他开心,保持lala的童稚与天真,引导lala爱他的爸爸妈妈及姥姥。7 x* Y! i. k7 P
应该说lala是幸福的,虽然他爸爸妈妈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他。所以,下一步我计划套用“类家庭”的形式,让lala感觉他原来的“家”还依然存在。尽管这对他来讲是一种欺骗,但终究是为了他的健康快乐成长,欺骗也扯成善意的了。% p3 N% c5 |! e' d' g0 M* E
0 \, n+ M- F% x* q q
后记: + T! t/ n0 L) h$ V( X5 X* o
2004年1月1日晚6点,我在信控楼上自习。突然手机开始振动,lala 姥姥打来的。她说:小崔,今晚你不用过来上课了,lala和他爸爸妈妈去开封玩,打电话说明天才能回来。真的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努力,他们仨今天怎么能这么高兴地在一起度假呢………
) g. k. O, @9 O7 c& u5 Z: ~' Q* h我很欣慰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