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4:22 编辑 3 \5 q1 E! x( f8 ?9 O! r9 a
. J: G- Z7 {( ?- n! b
通讯员 陈绍友 记者 潘慧敏
& @$ O$ M/ e6 C( L( {+ p) K: U4 j
; ~) S2 S6 g5 e" Q! i: u- W如何让失能老人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如何帮助空巢老人,如何让肥胖少女勇敢面对自己……昨天上午,宁波市民政局举行了2010年度社区工作案例交流会,16名来自宁波各个县(市、区)不同社区的工作者成了会议的主角,一一介绍自己的社区工作经验。最后,评选出了“十佳”社区工作案例。
7 d L5 l6 [# M$ l3 q+ C2 t. b; J; y
这些社区工作者讲述的事情虽小,但是件件都关乎民生。让我看看社工是如何用“四步解法”让宁舟社区的朱老太重拾生活信心的。
8 T# f' O- S) Z3 E; @. c' j' A. G0 L& B0 r: ]$ ~
家住宁舟二村的朱老太,今年77岁,一级肢残,独居。
( q9 T) s5 M$ }- C+ J! Z. O0 Q
+ O( F! V. V4 W30年前,老人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办理了病退手续。后来,因炎症持续反复发作,导致老人关节畸形,手脚僵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长期卧病在床。几年前,老伴去世了,儿女又远在外地无法经常在身边照顾她,老人独居在家,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几度寻死觅活。老人还经常叨念着:连死都没有能耐。 M" `) w6 y# B4 {, P+ V' H
, k6 R' I" E% |0 V: J2 i" z" ]社工在发现朱老太的异常行为后,以“四步解法”缓解了老人的心理疾患,让老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 b; ~- L( ~" u' F3 J1 ]# W5 t. ?
8 T1 a+ b1 T: d6 C0 b( e: y* x3 D5 ~( k第一步:精神疗法2 x9 M( F, }; k/ K1 n3 @0 [, c& z
( M/ t# P$ }# `! K+ {
社工把老人轻生偏执的想法,以轻松的玩笑疗法耐心开导:死是没能耐,活着才是能耐。老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能面对现实和自己的病痛了。
( B8 |$ A* [& I. |) u: \
" N8 x( j8 |* X2 _第二步:社工接力帮扶5 b7 ~ K' T% S- B( D5 Y
( x/ c2 D8 k0 {4 b/ J$ W$ q4 C针对老人的情况,社工还为她申请了免费轮椅,让她能出门。每天还为她送来热腾腾的饭菜。组织片警和邻居与老人结对,大家共同守护老人居家安全。平日里,时不时还有志愿者上门为老人读报说笑话解闷。
; q2 B" Z2 B. ?) u" d
o& z8 W. M% C" P第三步:专业心理疏导
D+ p/ M8 T& S, @& U
( o7 x5 T* z" f4 ?/ {5 o) j: y) }% p+ K; }" ?$ C
在帮助老人解决了生活孤苦的困扰后,社工发现老人疑心成病。老人经常会盯着助老员,不让他们用水,有时甚至怀疑社工拿走了她什么东西……为了缓和老人焦虑的心情,社工专门派来了社会工作师上门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的心情,让她信赖助老员。还主动帮助老人联系子女,让他们更关心老人。. }3 E5 Q& t- B ~: E3 U7 _& T
+ E( F6 u- C4 G; o: P9 E7 Q! E
经过一段时间的融洽相处后,老人的情况明显好转了。$ \8 u- F& d/ H8 ]3 m
+ h, E. r Z/ ~$ k7 j, h
第四步:按需服务5 S, W5 i% ~9 j' ^. s
5 W' O0 T7 s+ [8 j& p1 D% Y
老人住在二楼,喜欢到户外晒太阳。助老员两人搭档,一个帮她推轮椅,一个陪老人下楼,让她在阳光下感受人间的温暖。平日里,助老员帮老人洗头、剪指甲,样样周到。
- \; e8 O% N( N/ h
# l; ^, _# C I& E/ a1 y: W$ E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后,老人委托别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门写着:“亲切关怀,诚信务实”。如今老人逢人就讲:社区的养老服务让我多活了几年!
; A# [% }# [$ {3 W/ a& s8 C8 {
2 U5 N& c% d1 T }+ g作者:吴依滢
5 W% `7 H: e( o5 E7 {: { E8 Q2 P y% _" Q* c7 W2 a+ j; D
(本文来源:现代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