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4-1 09:44 编辑
0 V! B$ `5 U" }, P9 S5 x- M! |& \
8 a, f' {) @% b* a- {* l 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居住社区样本. W8 t: I# `9 j* ^6 [ }$ M
作者:黄海华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6 V9 K J+ P0 C8 Y
2011-04-17 16:32:18
, ~$ @4 e! |5 z2 x$ C 2.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万,60岁以上人口占27.88%,延吉新村街道是杨浦区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区。住宅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公房为主,居民多为普通工薪阶层,基本没有旧区改造任务,可供招商引资的商务资源也很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十分突出。/ i9 q! B; ]: Q% Z! B& Y% @$ w
延吉新村街道探索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服务。/ R) x$ ~. Y" G5 `9 i8 W) {
一次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 u7 W6 | H& E
老百姓有哪些最迫切的公共服务需求?延吉新村街道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问需于民。调查显示,社区居民的需求已从传统的家电维修、送牛奶、理发等便民服务,转向了老年人助餐、日间照料,青少年婴幼儿教育及居民文化休闲等。面对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是按照传统思维由街道出面一一提供相应的服务,还是引进社会组织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呢?
$ h+ h2 |" q5 I: y “一直以来,街道在群众印象中就是政府的一个办事处。其实,要想把事办好,重在管理手段。否则政府花了再多钱,群众也不理解。”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左卫东对于创新社区管理有着自己的思考。就拿居民文化休闲来说,可供配置的社区公共资源不多,每个居委会仅有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难以开展高质量的社区活动。去年1月,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通过置换社区存量资源,在延吉四村开辟了1300平方米的“社区睦邻中心”,为周边几个居民区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
, R* Z5 \4 I' g8 c( @+ } l “睦邻中心”里,既有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有老年人助餐中心、婴幼儿亲子园,以及运动健身房、图书馆、电脑课堂和戏剧沙龙等,不出社区,尽享服务。与传统社区服务供给不同,“睦邻中心”由一家社会组织来运营,街道则负责监督。有意思的是,“睦邻中心”还有一个顾问委员会,由居民区党总支、社工、居民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使专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睦邻中心”开张后,许多路远的居民也慕名前往。据悉,延吉街道把辖区17个居委会划分为东西南北,计划每个片区未来都有一个与“睦邻中心”功能相近的公共服务空间。
! T- Q& T4 O8 R4 u. H& ?0 j
2 V& a }; ^4 }1 J' }! T3 ]: J 一场“盐”和“米”的讨论7 u J& m$ f& N3 g8 e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恐怕是老年人爱说、青年人听不进去的一句话。去年12月,延吉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盐”和“米”的讨论,以青年人与老年人互动对话的方式,记录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活动结束后,80、90后的年轻人,感悟到“两代人的生命有了一个连接”,迫切想和自己的长辈展开这样的对话。
3 T. m8 n" s) x9 R& @0 A( y 正如这场讨论所折射的,社区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与高层次需求正快速增长,而政府的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缺失。社区公共服务要走出政府大包大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必须树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理念。
+ z$ |; U* Y/ q7 I. h 去年6月,延吉新村街道与区民政局合作成立“延吉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委托上海知行社工师事务所参与管理。中心内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专注于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与此同时,委托社会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原有的“阳光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社、和泰爱心服务社延吉工作室、老年协会等6个主要由政府指导的社会组织进行孵化,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和统一租赁方式,街道先后出资100万元收回了3000平方米商业用房,用于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
! z; L* P) p9 W) l% h9 l, h x 一笔“三赢”的经济账
- ^% s# ]* J* X/ n9 t8 ^4 R 再过些日子,首届延吉社区运动会就要开幕了。承办运动会的延吉社区文体俱乐部,也是一家专业的社会组织。今年1月,延吉新村街道在全区率先将原来的文体俱乐部成功转制。寒假期间,俱乐部就联手团区委举办了“送健康”活动,针对街道特困青少年开展免费空手道培训。居民们切身感受到了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带来的实惠。今年5月,街道将针对当下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创办“青少年之家”。
7 q7 d) o3 p1 { 也许居民会有疑问,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是否成本更高?街道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有200多张床位的延吉养老院来说,通过公开招标,由一家专业的社会组织承接管理运作。不仅省下了开办费、二次装修费,其定期上缴的养老发展基金还能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细算下来,服务品质上去了,居民满意率提高了,政府投入反而少了。
: h0 w) ?0 _$ M5 b, g9 B 引进社会组织,创造了多个社工岗位。对于社工的到来,居委干部起初也有认识上的误解,以为社工要取代他们,一度双方关系“微妙”。但渐渐地,居委干部工作起来比以前更顺手,不由得感叹,社区里来了“社工”,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 X) @0 h& S5 u6 w
) P) p" u C8 `6 V, W1 O8 x- E4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