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7日06: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 B" e, `3 \5 |0 X. t, r+ O1 }6 `" }' |5 u! g/ k! C
8月9上午,83岁的老人孙金玉坐在图书馆里摘抄《按摩治百病》。近几个月来,他特别注重养生,不仅看电视做笔记,还学着画穴位图。
- L+ R7 ]5 [& c% W+ Z5 L- k( \
6 |5 P1 e3 `, A" H. L: x& g* M% v 孙金玉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居住的村子离县城22公里。, b2 P* A/ S0 a; V( l& P4 b
5 Z( W% T% s, I! z8 |9 I) {6 X 种了一辈子地,他现在过得很舒畅,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住在老人公寓,这里广场、公园、大剧院、小戏楼等样样俱全,出门3分钟就能走过去。7 E- l: b) E3 v& W2 d; c: }' s2 e; a
) h8 ]3 ?3 b" b! | 小戏楼每天都有折子戏,大剧院隔三差五就有大剧团来演出,看戏不花钱。$ K2 `6 h) G* z$ |6 p
6 F3 ]/ x, \& Y, N: j 孙金玉自豪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一点儿不比城里人差。”, o/ P1 [6 Q! J8 c
( U* e+ g+ H% ~: [ 在张家港,即便是最偏远的农村,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文明。
# {* E* P4 r5 \, ?& |4 W- B
6 I g( g4 E- q' i t K 作为首批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称号的张家港市,在城乡一体化文明建设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k1 s9 W8 I5 ?, {+ m: s, t3 z5 }4 J
E4 M- [' |- @: f7 N) x
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U( u9 _$ ]7 d( I
6 K5 h e3 g& R; z0 Y+ w8 n; _
10年前,李彩霞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丈夫病故无钱发丧,5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里还欠着三四万元的外债。: u! ^3 M7 `- [9 W0 P% W9 U% p
! J+ C# e D+ @% t' V; O8 i
2007年搬迁,李彩霞住进了社区。她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用拆迁款给儿子做了手术,给婆婆买了房子,村里给她家办了低保,每月近500元。他们还参加了医保,大病最多可报销16万元,一年的土地租金有3000元,她在社区做了清洁工,每月收入700多元。
1 \6 e! n$ ]0 x! X h. w; T
5 _8 z6 S$ v# _+ r/ p* x7 Q- ~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和儿子现在过得很好。”李彩霞含着眼泪说,儿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j4 u$ q. ^) C, D/ p' k p$ Q0 ]
$ h# C. d7 v3 R$ ~1 f 李彩霞是张家港特困群体生活改善的一个缩影。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是重点。为此,张家港市确定了食品安全、劳动保障、公共交通、公租房等11大类28项民生实事工程。9 z9 u" r3 D) v1 U4 ~" h$ ?
0 z" S/ \5 r, M2 r Q+ m+ i
上好学校不用去城里。在离市区30公里的乐余镇,乐余小学电教室、塑胶跑道、室内外篮球场等一应俱全。事实上,这是一家打工子弟学校。
" w$ D5 x% v' G" h+ y
* ?; j* V( w& J% k1 s “我们的教学质量未必输给城区学校。”校长祁仁东说,他曾是市区一所公办小学的校长,3年前,被调到这里抓教育质量。
% v- H$ Q9 N0 J+ u, r& e. n$ ?" F' N# r9 h0 V( x
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全市支教老师分别占农村学校和外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的25%。目前,张家港市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实现了3个100%:100%的幼儿园建成苏州市级以上优质幼儿园,100%的义务教育学校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100%的公办高中建成省三星级以上高中。
* I+ X! r1 {( h
4 p/ `: J3 ]" d" L; i 看小病不用出社区。2010年,全市2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诊疗服务280多万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的45%。张家港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加入WHO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的县级市。" q2 r) k7 z: Y% M$ b) j Q
3 K$ r# o4 m. b: R 从“国家卫生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再到“国家生态市”,张家港一直在引领潮流。坚持“自然不足人工补,先天不足后天补”,张家港不断在生态修复重建、人居环境改善上探索创新:废弃的窑洼地建成了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低洼地变成了暨阳湖生态园区,市中心的森林公园有1500种植物。9 L0 _2 j0 E) q' o1 g
2 s. ^ s: B8 x9 p' h 生态理念已经延伸到了农村,村容村貌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拆坝建桥、疏浚河道等一项项工程如期竣工。在张家港,处处都是新农村的新景象。
6 P' Y& M3 L4 Q0 B+ T% F; b
6 b1 O+ o' w% d0 Z3 x, O2 Y 目前,张家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08万元和1.4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左右。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0.98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公共文明指数、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o" u/ J% x* P+ ~0 l5 G' y% j
6 J7 o" Q- p1 w: S1 |5 L" A
通过文化熏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w$ L1 |" y$ ~' F4 z1 Y& M, o6 f4 G
住进社区后,农民带着盆盆罐罐一起上了楼。楼道放杂物,河里洗拖把,树上晾衣服,草坪种菜,乱扔垃圾,一切还是老习惯。5 z& x* w5 A$ u3 K# \, ~5 u
; |4 ?* D7 M8 D$ d( ` 物质条件好了,如何让农民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一起改变?盖房子修路好办,让农民改掉老习惯可不容易。2 N: R- {1 Z c
( c p: c) K2 w& V
张家港市市委书记徐美健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提升每个人的文明指数。追求人的文明和人的现代化,是张家港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点和落脚点。2 P1 d) T+ K% @+ O4 |7 X
' O5 q- u5 N' y 张家港提出“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制定了《张家港市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公务员、农民、城镇居民、未成年人、新张家港人五大重点群体开展文明素养教育。
. K& M t: \; m& ?# F" t0 C& h" S0 H4 c) T6 x! e- q
老干部、老党员带头组成文明督导员队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不定期去家里检查卫生,楼道每个月清理一次。”金港镇德丰社区61岁的丁秀珍说,他们把不文明的行为编成了顺口溜、说唱节目,后来大家都不好意思了,主动改变了不文明习惯。
8 b' k! _+ ~. H7 Z4 A* f6 u' E' H8 d1 K2 L: r
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养,张家港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新格局。目前,96%的村都建成了“八个一”:一个综合教育培训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特色文化展示室、一个老年棋牌活动室、一个文艺活动(书画)室、一个健身活动室、一个文化宣传画廊、一个适合演出和放映的小型广场。; c- I4 G6 k/ h
% H5 M s3 z! ?: `, ?: k
全市社区各类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有240多个,参加人数达1.1万人,有舞蹈队、民乐队等,形成了千场电影进社区“月月映”、广场文艺“周周唱”、文明书场“天天说”等各类文化活动特色。
) u9 U7 K! S9 _$ V. a' T6 F& K& \" ?0 o1 g- w0 i
徐美健说:“张家港文明已进入新的建设时期,我们正大力推进人文素质升级工程,通过文化熏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p3 Y& t5 ]0 i8 J
/ t. N) M" a! S9 Y3 e2 @ W
好人文化成为社会风尚
; N8 d! v6 o: k6 o1 e, b# N
- \# e7 m! ^/ f c+ | B5 u 如果说志愿者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那张家港的这张名片更加耀眼。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2%。5 k8 A2 s0 Q" R$ E3 Q, K
3 D6 M# I s" O5 Z% b1 p4 h) K
2002年,团张家港市委启动“希望之光”助学工程,多年来,已有3277名贫困学子受到资助,资助总额达347.61万元。
0 I2 e' v( L5 b' v( ?- h8 ]
8 W1 S: K0 _/ o- D6 e1 t4 F7 y 2003年,张家港市移动公司团支部化名“张闻明”,捐助湖北省五峰县贫困学生,8年来累计捐赠款物合100多万元。
z: o/ q- y' L7 L4 ]0 p5 i; |! |0 Y* Q4 K+ @9 [. x0 r2 T) h
2006年,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正式成立,这个从网络上发展起来的公益组织最初以助学为主,后来迅速成长为全市最有名的公益组织。
( f3 S( \1 `3 n) m( Z+ g, H2 Y: }' D- }
2008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给予多种形式的关心和照顾。
8 d7 x" X1 o4 j
( X4 M& F- g2 V% o# x 2010年年初,团市委指导青少年事务社工站设计开展了针对新市民子女的“快乐蒲公英”——新市民子女第二故乡阳光成长项目。一年来,“快乐蒲公英”工作室已覆盖新市民子女达3000人,志愿者和社工服务次数累计达5000人次。' P4 I' e0 C0 v; O
, x4 [& `# {! l& s, I) Q; \5 x 同时,近年来,全市有近400人获得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曹建苏、樊惠平当选“中国好人”,近百人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全市“爱心包裹”捐赠数量多年列全国县级市第一位,被中国扶贫开发基金会评为“突出贡献奖”。
& e3 B4 K) r. y8 p8 ?$ r& D9 L% z# E' I) I- O. F
发现好人,孕育好人,弘扬好人,争做好人,张家港市让好人文化成为社会新风尚。创建文明,拥有文明,共享文明,张家港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E. ?) L; |% O& {) C" m' \" r
2 _& _( a8 e' u. H! N
% u8 J- o. ]( H z/ Y, v6 {9 f0 _1 v& q4 d. C ?4 P! l. k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