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94|回复: 0

[华东] 【南京】不求名利,只为有人需要——社工翟荣芳的坚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7:56 编辑 . \$ m9 y7 V  s8 @. C8 z8 ?9 X# u

$ U, f; i) \0 J转自2011年09月02日 11:29:55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 e4 @8 ^0 X8 g1 M" \1 c; T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9月2日电(记者蔡玉高)你可能难以置信,但他们确实如此: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休息一天半;经常遭遇误解,甚至被当成传销;每月工资2000元,没有其它福利……) A+ R  k% ]% p. l( z& l
8 M$ J: {) H. Y& d! Q5 f; Z! V
    这是26岁的翟荣芳坚守的岗位——社会工作者。
8 i, y0 e) n3 h6 f7 S) H$ A2 S9 l4 Y. g. R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为何选择这份职业……记者1日走进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找寻答案。
8 Q2 q* Q0 h" ~, L3 A, v. g8 f' l5 C0 R6 n
    在南京市内北圩路边一幢二层橙黄色小楼内,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着四张简易办公桌,满地材料。看到记者,翟荣芳急忙起身招呼,“有点挤哈!这里是社区免费借我们的。两边是图书室和活动室,都用来给农民工子女放学后或放假期间学习与活动所用。”
- g4 A3 F& {2 C' M' U, X; S/ m5 P& Z" c' @# i/ n# K, T7 _% T
    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2007年成立,在建邺区民政局注册,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3位“80”后。“只要与农民工有关的,如工伤维权、讨薪、子女教育,我们都‘管’,”翟荣芳这样描述她的工作,“凡是找上门的,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我们不是简单地介入,而是告诉他们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做,为的是促进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 G) _# g* w: [3 T( q
' d% `- Z( \/ P/ Y& Y' Z' C, N4 Y    与办公室不同,2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明亮又整洁,桌子、板凳、书架一应俱全,墙上挂着几面农民工送来的锦旗。听说,这里的物品几乎都是别人赠送,有的还有感人的故事。就拿10多张木质板凳来说,去年中心帮助一位民工要到了工资,事后他非要捐出1000元。他的钱来之不易,中心当然不收。双方最后“妥协”,他看这里用的是塑料椅,就买了木质板凳送来。他说,这些凳子质量好,孩子们坐着踏实。6 }: \# H& l' Q  T% Y8 z% x  P' N" W

: r3 E$ y! T% @& x) a5 Y    没有惊天动地,就是一点一滴的累加,在不到4年里,三个“80”后撑起的草根组织服务流动人口达10多万人次。“这些都归功于爱心企业与志愿者们的无私投入。”翟荣芳谦虚地说。
6 x0 [; d# P  i+ g( o" B
6 w# P5 k' M7 r" q    反复掂量着“10多万”这个数字,又想起那些锦旗与板凳,记者慢慢体会到翟荣芳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g2 J: I" u/ ]6 j

4 u& H# T  _$ j1 C    “为何做社工?”记者问。
8 O- `3 g# }: U& Z8 n2 J8 v7 `$ ?0 }1 n! K+ O) @
    “说实话,工作与最初想象有很大落差,压力大、待遇低。曾想过退却,不过,现在想通了,就是因为有人需要。”翟荣芳说。6 m1 U3 o$ v' [* W
0 @: Y! s% @8 k8 i: |+ l  b
    “如果有高薪工作,你会离开吗?”记者试探着问。( U7 P. h" n9 [7 d* Y: v0 B$ A( P

  Q4 ^, ^( ?$ a% E    “前两年有可能,现在肯定不会。”翟荣芳坚定地回答,“社会对社会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大,如帮扶农民工、居民养老、环境保护等,你不做,他不做,那谁来做呢?我也舍不得这个集体,大家一起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努力,虽然辛苦但很开心。”
" V# ^9 I4 G$ T% V9 K8 N& k
( |. x# M- @( ^    来自河北的“80”后王瑞海是翟荣芳的同事。他说:“活在世上,不能光为了钱,还应有别的追求。”$ E' f# J7 ^" k6 B5 |
1 i: H  Z6 M1 ^
    快中午十二点了。“就留在这里吃饭吧,”不容记者推却,翟荣芳已打开柜子舀米,“稍等下,今天轮到我做饭。”半个多小时,三盘菜端了上来:清炒黄瓜、清炒芹菜、洋葱炒肉丝。吃饭时,翟荣芳算了一笔账:大家搭伙,轮流做饭,平均每人每顿只要4块多。那一刻,记者忽然明白她说的“工资,基本够用”。
: Q9 v& B( s) g1 u  G, i6 P; |, n  q% Z5 w6 x+ i
    草根人组成的草根组织,关注着草根群体,背后是社会亟需的草根情怀。这是对翟荣芳们工作的最好诠释。(完)8 B+ I; M( P7 P/ g2 {" p) c9 G! Z
( B5 X, o+ h8 q.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6 12:14 , Processed in 0.04023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