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 ?+ b, o$ u1 H3 P$ A# G
( @* B t# |& Z- c6 e5 B; M' _某城市居民小区的居民受附近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严重滋扰。白天施工噪音和晚间照明灯光使得部分居民甚至产生了轻微的病症,如头痛、眩晕和失眠现象。社区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收集了相关证据,和居民一起到建筑公司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最终从建筑公司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且成功阻止了建筑公司的扰民行为。 ; r0 k, c: x/ \
, ]: B. P6 {7 P U
0 ]+ [- |6 o) w& y$ ]$ O1 Y1 }
问
6 T3 z" p) M9 p% X: l( Q题
0 E4 P9 J2 B3 h( }) U( ~8 i: n
! g8 ~: u& D" Q& a1.上述案例反映了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请解释社区社会工作及其特点。 , Y N. V! l& F+ c. _
2.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 v8 s1 M6 b- ?1 ^5 c5 r2 i4 D5 q! p
案例二 & @ E) p" m* d' v
8 U. ]* Y* h) ]9 |: e6 b/ z, C) ^
资料I.
! ? r; C" R& j0 b, O5 ~
/ V/ H5 b% u( k& ^我国目前共有667个城市,149个市辖区,5904个街道,1 1.5万个居委会,l 7.2万个居民小组。在这个范围内,配备社区服务设施的大概有1 3万个,机构性的服务中心有5055个,便民利民点大概有26万多个,专职的服务人员36万多人,兼职服务人员57万多人,志愿者队伍大约540万人。 # Q5 p V# q* B4 h0 z4 h
1 G. Z2 i7 C. _( E+ h5 L/ T) d$ [资料Ⅱ:
4 n0 W: v$ L7 l4 f: P% B
/ R3 S$ d( R' f( h% ~4 _. Y T5 J+ \21世纪新型社区建设的问题
( ^+ Y& A1 F9 L
0 \5 A( A" @$ G/ [7 t1 G# @2 y% F6 z' k6 x新型社区,概括来说,就是生活便利、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在工作中,第一是要注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居民的服务,围绕居民的需求去开展工作。第二是资源共享,共组共建。要共同建设、资源共享才能提高我们利用资源的效率。各个部门的参与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争权性的,人们做事而不是争权。第三是管理有序。一定要有一套比较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规范。第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从事社区建设工作,不管哪个部门,都不要把我们的居民压住,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要多听听居民的意见,要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当中充分享受到、体会到他们享有的民主权利,让他们的意识、愿望能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五个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要一哄而起,工作要逐步推进,因为只有逐步推进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g# v4 \ Y, m! l4 |4 G
* x `+ b. O$ t! w
问题
$ u9 ^& m G9 ], \$ E6 m: a q- F% ]" R" b+ ~# u! @ v6 D
# ?3 A; @% D. N% _7 y
从以上材料I和材料11中不难发现,中国社区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发展速度较快;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型社区纷纷涌现,社区建设的内容正发生着变化。这就给社区社会工作提出丁更高的要求,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试举例说明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O* ^- ?+ {7 O$ f. u
/ ]1 w% F& B* @+ e- H: N! T8 G. ~* G& {, @. j5 v$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