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网花手工小组工作方案及其实施 | | ——以青岛市社会福利院手工小组活动为例 徐晓玲(青岛市社会福利院)
9 y$ l, g- c/ N( s0 F& ^3 N$ b社会工作文选2008.3总第七期
! A; k6 V6 u, Y p3 g/ g9 O* o手工小组是社会工作交互模式中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认识自我、发展兴趣爱好,从手工制作中得到收获的乐趣,健全心理和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挥自我潜力。通过手工制作的互帮互助,改善人际关系,体会与人合作的感受。我院社工科在了解老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老年人当中开展了丝网花手工制作小组,得到了老人的欢迎。下面对我院老人手工制作小组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它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需求。
7 p, [3 ^% p: q 小组名称:“丝网花手工小组”
/ k, {" g+ F) e1 V- Z青岛市社会福利院是一所集休养、医疗、康复、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在青岛市民政局的领导下,承担城市“三无”老人和残疾人的收养照料,为社会自理老人、介护和介助老人提供自费养老服务。福利院设社工科,为老年人提供参与公益活动或劳动的机会;提供文体康乐活动;满足老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维持其健康情绪,帮助新入住老人适应院舍生活等等。
' x7 Z, I2 P7 M- f' e 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因为生理疾病的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障碍而心情黯淡,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整天呆在屋里,不与大家接触,或看电视,或睡觉,长此以往,对健康有害无益。还有一部分人疾病较少,思维还敏捷,精力还处于比较充沛的阶段。如何使一部分老年人走出自我封闭的境地,同时又使另一部分老年人充沛的精力得到有效发挥,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9 \$ K6 \8 @2 c' P1 y) F. ~5 t7 S 活动目的:根据小组互动模式理论,小组和小组成员之间是一个互动的社会系统,通过手工制作过程老人们的互相合作,能使小组成员逐渐走出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得到与人合作的乐趣,从而逐渐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充分发挥余热,获得收获的喜悦。3 V( A, N* L A) p0 }; W
短期目标:丝网花手工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2 M. a/ J2 ]$ X; n2 |
福利院所有对丝网花制作感兴趣的老年人
$ _- a \0 ?+ O' l 该小组是一个互助式的手工制作小组,5-10人为一个小组,通过丝网花制作过程的相互合作,使老人们在小组中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的。' u2 H, d" X* P2 |2 @6 [
小组的活动时间定为2007年11月-12月,共有四次,与老人们协商后暂定为每周一次,时间是每周五上午9:00-11:00,地点是老年公寓社工站,费用为院团委捐款。3 ?; v% _! V' Q l8 x2 R
由于一些老年人对丝网花制作工艺不了解、不熟悉,虽然感兴趣,但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年老手笨,怕学不会丢面子;再就是老人们来自不同的公寓,彼此间还不太熟悉,加之有些老年人比较内向,因此组员之间可能会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在小组内不愿意和人交流、互动。所以,社工的主要作用一开始就要将小组的气氛搞活跃,使小组成员互相了解、互相交流,同时介绍丝网花的基本制作原理,告诉大家丝网花是一门简单易学的工艺,消除老人们的顾虑情绪,使小组成员感到小组氛围是轻松、活跃的。: C) H2 o' y. t; |6 y9 _8 M
收入:院团委捐款 300元
( {0 e) \' ^* L, e: R0 h支出:丝网花制作材料 200元
$ p9 T+ F) Y# L杂费:100元(包括纸杯、纸巾、照片冲洗费等)5 V& P5 `& L# @4 ?, E
我们对手工小组的评估主要是从出席率、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次数、丝网花作品的质量、小组成员的互动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通过活动后口头访问,观察记录效果这两种方式进行评估。
\* c: m6 W; W1 E3 z8 J: f) L从手工小组反馈的情况来看,出席率每次都在95%,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很高,没有出席活动的小组成员都跟社工打了招呼,都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去医院而不能参与活动。
9 a( l: x9 R! m6 ^: G" v 小组成员参与手工制作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几乎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尤其是当她们亲手制作出第一支丝网花时,显得特别兴奋。在第一次制作活动中,组员们还不都不熟悉丝网花的制作技巧,显得手忙脚乱,在社工讲解了丝网花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告诉大家要分工合作时,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明确分工。第二至第四阶段,各组员之间配合得相当默契。有的做圈,有的套网,有的组装,有的整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组员们的互动关系已经建立而且很强,小组动力也相应产生。& G9 A9 J4 W8 n3 l3 D0 B
由于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袜花”,丝网花制作简单,易于掌握,比较适合老年人。第一次制作丝网花,组员们还不熟练,显得手忙脚乱,铁丝圈做得不够圆,钳子用得也很费力,丝网套得不牢,比较浪费,组装得也不很牢靠,很容易就散架。组员在明确分工后,目标比较清晰了,各司其职,手法越来越娴熟,各负责一种做法,熟能生巧。从一片花到九片花,一朵朵、一簇簇丝网花,在组员们的手里争奇斗艳,也引来了观看者的惊叹。丝网花的质量一次好于一次。组员们的自信心也逐渐提升,互相合作的热情越发高涨。1 X) ^6 z: d- V5 F+ a
由于组员们来自不同的公寓,相互间还不太熟悉,组员之间可能存在陌生感、距离感,在刚开始制作时,组员们各顾各的,很少交流,气氛凝滞,不活跃,难以形成小组的动力。社工适当引导,促进组员间交谈,分工合作,同时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比比哪个小组做得既快又好。从第一次活动的不熟悉到第二至第四次活动中的相互合作,组员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一边制作丝网花,一边聊着家常,相互交流制作丝网花的心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组员们在活动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不仅学会了制作丝网花,而且结识了不少好朋友。还有的组员以前百无聊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动手能力不行了,懒于活动,通过参加丝网花手工小组,发现了自己的潜力,自信心得到提升,变得开朗了,也融洽了人际关系。
" q0 `3 N& Q. c" I) l- 反思与检讨
- 根据互动小组模式理论,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这一模式强调人与人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成员的互相帮助,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小组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并分担相互帮助的责任,有助于满足小组成员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分享责任与小组经验。小组工作者是案主与小组或小组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利用机构内外的资源,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动及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作为一名一线社工,笔者在与老人接触中了解到,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生理变化、退休改变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威胁着老年人的独立与尊严。衰老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困扰着老年人。“老了,不中用了”常常挂在他们嘴边,如何有效克服老人的落寞心理,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老年观,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丝网花手工小组的主要目标。
- 小组工作人员事前的宣传、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成立手工小组之前,工作人员曾到各个老年公寓去组织、召集老人参加,但很多老人都表示年纪大了,做不了手工活。社工联系了丝网花培训机构,让他们送来了一些样品。社工再做宣传时就带着这些样品。丝网化色彩艳丽、造型丰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老人们都被丝网花独特的魅力所折服,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丝网花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感受任意变型,所以社工就让老人们亲手试一试,老人们通过亲自尝试,觉得简单易学,纷纷表示愿意参加手工制作小组。
- 小组经验的积累和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丝网花手工小组不仅仅要让老人们学会丝网花的制作,还要让老人们在制作过程中享受与与人交流、合作的乐趣,走出自我封闭、日暮迟年的境地。真正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在第一次活动中,小组成员都是试探性的,许多人都还不了解,互动关系还没有建立,小组也缺乏小组氛围。但到了第二至第四活动阶段,小组经验已经积累起来,小组成员从入座到彼此分工都显得比较熟练和有经验了,大家彼此交流制作丝网花的经验,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小组文化氛围也形成了。特别是得知最后一次为评比活动时,小组的凝聚力更强了。小组的发展明显顺利了。
- 小组工作人员要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在第二次活动中,有位老人突然晕倒,社工马上搀扶她半躺在椅子上,然后急忙打电话通知医护科,在等待医护人员来的过程中,社工轻按老人的太阳穴,老人慢慢苏醒过来。待医护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恢复了知觉。这件事使社工认识到必须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做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因为许多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要随时注意老人的变化。制作出的丝网花非常漂亮,无论是小组成员还是来观看的老人都非常喜欢,纷纷跟社工要。由于都是一些老人,社工也不好驳他们的面子,但丝网花的材料毕竟有限,而且也属于福利院的公有财产,只好暂时谢绝了他们的要求。事后,社工互相商量了一下,可以把制作出来的丝网花进行义卖,既可以满足一些爱花老人的需求,又可以将所得的钱作为小组活动的滚动资金,再购买原料,让手工小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 每位老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社工不能因为其生理上的衰老而认为他们大多残弱、孤寂、无所事事。事实上,有许多老人的求知欲、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这一点,为老年人开展专门的娱乐场地和组织,把老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让老人们领悟到参与小组活动能获得人际交往的乐趣,从而有利于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提高晚年生活品质。
8 ]* q5 y7 n$ [4 g+ C: Z附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丝网花手工小组活动及时间安排
u6 p0 |& W9 h
7 d3 a; A, ~) N" c+ B' x
( z0 p7 b4 U8 }( Z: p3 I2 \8 {节数 | 日期4 ]; V, p, ~5 `' I$ @
| 时间
) A& j) r/ j7 ?* U9 Y1 U | 地点, p& U1 M O* j0 e+ e
| 目的9 G7 z8 Q7 r+ y N
| 内容
7 t: ]: R6 P6 G! ^6 x0 ^; l8 \ | 工作者角色
7 Y! t5 a0 Y; {# g) i | 物资# L8 w% t4 f# ]
| 1
7 c' h+ F" |" F; E5 X | 2007年4 ~2 C4 V2 r" _# S) y% U( f, B
11月16日
8 d9 K: c0 E; X4 I# _ | 上午9点, b( i/ L% S; p; \- a
至11点
e3 Q$ ]% n3 n) A | 社工站
* P d% r6 ~. s+ [; M | | - 介绍小组的目的和内容
- 介绍丝网花的基本技巧
- 制作丝网花
| 组织者4 O* s( b4 Q. w. R y
协调者* r) @* Q! S$ C4 f
促进者
5 D/ C, F2 I6 D3 |1 B | 丝网花材料# X+ I: p4 t1 ]9 z6 \
桌椅; P2 s0 d6 q5 H) V
茶水( D# z* o, Q9 U7 b& J- g
| 29 L9 Y% j; @ @9 H
| 2007年) V0 \' {, Q" ?2 S
11月23日
/ \; {: K( ^- w, [3 v* ~ | 上午9点
" ?7 i8 K8 s8 H0 J至11点* ?6 S" T M3 G( I4 F# k, @
| 社工站
% p$ y3 N6 L8 h7 A1 W+ _ Y# d C | - 进一步加强小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
- 增加现场气氛,增强亲和力
| | 组织者1 C# n a$ c2 V& t* T+ a4 D" s
协调者
0 @5 T" g% C B0 Q. y) M1 H | 丝网花材料5 D, Y3 s+ O, e) v+ `
桌椅
$ z+ B6 m# q' `2 W# L! A) l" X茶水
; ^+ Q2 _9 D, p' u; f c3 o | 3, i. w, D) b |0 i, P, L
| 2007年
2 z+ T) V& P1 D, h! O- F Z11月30日
* G) a% V m2 f8 ] | 上午9点! D& S6 D% n6 k$ w
至11点% F6 G- u$ [2 Y8 I! H. u
| 社工站
1 P' v" Q- Y9 `3 U3 U' ^ | | - 对制作比较好的组员给予表扬,对其他组员以鼓励
- 制作六片花
| 组织者
4 m e6 C4 I ^/ h9 @5 e9 c引导者
0 f. l2 n* _) j1 u$ H促进者
. w2 W# F" g8 A9 I+ g$ W9 u | 丝网花材料/ j' f, y) J0 h
桌椅
( d6 i+ l& Y- ]* l# X& m2 E茶水
3 o" I4 P$ G6 u2 T | 4
! W' B0 x7 ?, i1 m! z | 2007年# z% t( b) Q/ O5 k0 p
12月5日
; O" g$ Q6 I8 M% @. ^5 d | 上午9点: D- {: H- {7 B& A+ X6 q
至11点8 x/ t- g |/ B6 W
| 社工站
# n6 |$ c, w3 e | | - 把各组制作的丝网花摆放在一起,让组员评选出最好者
- 交流做花经验
- 询问各组员的感受
| 组织者
0 ?6 h% L6 U4 I控制者
) |/ k8 s; U* Y/ Q2 w* ?1 I- O | 丝网花材料
+ `- b% M. A; o: e6 G" x; W$ g桌椅
L% o3 W" ]% M- M茶水
$ \/ e4 V" Y. z |
8 O* V$ K1 l3 `) j, G2 ?$ j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