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514|回复: 2

[浙大城院红丝带协会] “一米老大”黄如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叫黄如方,我个子很矮,但同学们都却叫我‘老大’!”  
, j' k) Y" T+ ]- L$ {    ' C% M) |* W1 N8 \, ^0 ~# y$ L# \
    黄如方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系02级学生,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创始人,毕业后一直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工作,08年开始在瓷娃娃关爱协会(http://blog.sina.com.cn/chinadollscn)工作。 & G: u" @) v! @2 o9 g' ^9 q/ V
  
* h0 N2 M6 |8 C2 |" M   以下是05年浙江在线对黄如方的一篇报道/ \, K* c: b; }/ U- p
   艾滋遗孤,儿童节不该忘记他们 7 r8 `1 W5 T3 ]
  黄如方说,其实对“阳光家园”的孩子来说,“艾滋孤儿”这个称谓有歧义,“河南一些偏远农村因为贫困,不少农民都以卖血为生,结果感染了艾滋病,不少夫妻双双去世,留下了孩子叫‘艾滋孤儿’,但孩子本身都是健康的。”河南当地政府建立了“阳光家园”来收养这些孩子,这些孤儿缺少许多原本应该由父母给予的心理和物质关怀,有时甚至还要面对村民的误解、歧视和排斥。. N. Z, }! g/ z1 L1 m, }
  “四人新闻组”赴豫实地调查
& o$ G' j- [3 m. T5 M  2004年10月,由黄如方发起组织,裘利、郭栋、叶海三名同学参加的“四人新闻组”,赴河南采访调查艾滋遗孤的生活状态。“我带的三个成员分别是拥有摄像、摄影和文字专业知识的学生,凑齐这3个人不容易,许多同学的父母坚决不同意孩子去和‘艾滋’打交道,成员换了好几轮才选定。”只有黄如方没把这个行动告诉自己父母,一行人带上相关药物和摄像器材,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0 Q+ c/ S# ^- A- `, K1 |  k  在开封,他们带着三名艾滋遗孤和一名感染者去吃德克士炸鸡,孩子们的表情快乐得没法形容;在商丘和驻马店,他们实地调查,走访了几名艾滋孤儿及感染者的家庭,并对柘城县和上蔡县的两个“阳光家园”的艾滋孤儿进行了分析比较;在郑州,他们拜访了“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央视“2003感动中国人物”的高耀洁老师,和她探讨了艾滋孤儿的领养方式,以及大学生应如何在社会上发挥宣传作用等问题。
7 ]- g  R) b# y4 }, R; A& Z* f  《他们的故事》让师生泪流满面' L1 q/ W; t% H. j* p2 ]1 v
  回到杭州以后,“四人新闻组”在城市学院报告厅举行了“《他们的故事》河南艾滋孤儿探访”报告会,四个大三学生用DV和类似《实话实说》的方式讲述了他们从10月2日到12日关于河南之行的调查实录。报告会上,有人主动上台抒发感受,有人流下了同情和感动的泪水。报告会后,200多名师生当场发起捐款;在“我为艾滋孤儿添衣裳”活动中,参与者达4000多人,共捐得衣服近万件。9 J4 S2 b% C) a+ l( [
  2004年10月,黄如方发起成立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生科分院“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协会以其公益性、参与性、学习性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现共有40余名来自各年级各专业的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已得到了福特基金会(中国)、国际教育协会驻华办事处、北京知爱行信息咨询中心的项目资助,并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北京红树林组织、河南焦作大学红丝带联盟等组织、单位开展了合作。5 K1 D" Z0 v+ q7 {) _7 Z) W
  黄如方说,艾滋孤儿们“阳光家园”,是六一节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 ^2 ~) u* G9 l8 N4 K. F  “谁不尊重‘阿姨’,我会不客气”
. F( i+ \, h+ L' ?1 C2 m, o' |  “红丝带”协会的成员,常会提起“阿姨”。去年,“阿姨”的到来,对于黄如方和“红丝带”来说,是里程碑式的成绩。“阿姨在树人大学演讲的时候,一名男同学激动地要求当场与她握手、拥抱,全场掌声雷动。这是真正接受艾滋病感染者的表现。”/ X, g; ?3 H3 o2 V0 U
  他们所说的“阿姨”,是河南上蔡县文楼村的一位艾滋病感染者,李茹。经过长时间的交流,黄如方的坦诚感动了李茹,首次尝试着面对学生群体敞开心扉。0 p. i" [$ u4 r' ]
  2004年12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平等,倾听,战胜艾滋”的杭州高校艾滋病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黄如方以及“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的几位成员天天陪李阿姨吃饭、聊天,拉着李阿姨的手在校园内行走。“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同学说明,这样不会传染艾滋病,不要把本已不幸的艾滋病感染者排除在生活之外。”
/ [% M2 K3 K2 D$ e7 H* V  “谁不尊重阿姨,我一定对他不客气。”黄如方甚至还说了这样“不客气”的话。
) R8 i8 }, ^% a: A  “红丝带”,“老大”牵得有些累了( L3 W5 D! s9 t2 i, A1 m- ]( f
  虽然个子小,黄如方在协会里的“一把手”地位似乎不可替代,在“四人新闻组”中,另外3个身型高大的男孩,称他“老大”。1 c6 O* e' D7 {, k
  “一把手”自信而有想法
% h  O( o: C5 l1 B) G  而记者在与黄如方的交谈中也确实体会到了“一把手”的自信:“我是学广告的,大学生搞防艾抗艾宣传,也要有策划、有实效、形式要新,目的是吸引同学来关注,改变现状,我大学以来一直在关注防艾抗艾题材,如果我所做的一切缺乏意义,‘北京爱知行’就不会把2000美元的调研资金和课题交给‘红丝带’,这对学生社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r( l+ C  x& f/ N
  讲到资金,记者随即问他是不是为“红丝带”的活动贴了很多钱。“次数太多、太碎,我自己也记不清楚。用父母给我的大学生活费去支持防艾抗艾活动?怎么可能!我现在的生活费用基本自己承担,搞公益,还有学校、社会团体在支持我,我自己贴一点,算什么?”- M  Z) f$ {4 n( u3 C/ k
  “红丝带”不是生活的惟一2 P0 A0 ~$ K& a
  问起对协会工作的想法,黄如方的回答却多少让记者有些意外:“其实,我觉得应该从这个工作上退下来了,我早该退,只是怕退了以后‘红丝带’的激情随之消退……我并不希望‘红丝带’成为我生活惟一的重心,我喜欢很多东西,摄影、旅游,创一份自己的事业。”黄如方坦率地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影响别人,虽然我确实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可我没有能力影响全社会……”0 u: s3 W3 d7 G! t
  吴颖珊和王立斐是“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的新成员,他们都是在“河南艾滋孤儿探访”报告会后加入协会的。现在这个协会的内部结构已经比较完善,谈到黄如方一年后就要毕业了,他们表示:“确实,我们个人的能力很少有能和黄如方相比的,但我想,诸多成员的共同努力,会把协会运作得很好。”9 f+ n% M8 F/ N* g5 I
  相关看法  ]: n+ Z4 _4 R+ E7 j3 m: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兰欣:
6 h% V1 |2 q/ Y+ p5 \2 A& J5 @  “黄如方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他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虽然他的身体情况比较特殊,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许多人都不如的。他善于思考,有毅力,人生目标十分明确。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弱者看待。”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一学生干部:
( k9 Q# ~. E# ]. U4 z  “我们都觉得他是个十分理想化的人,不过他都能把理想转化为现实。他对防艾抗艾的工作是很投入很执着的,但有时候也有点偏执,据说他拒绝接受对艾滋病一无所知的人的采访。”“红丝带”协会成员吴颖珊和王立斐:小方(同学对黄如方的习惯称谓)工作上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也是很用心地在维持着这个协会,我们挺佩服的。
' g! F6 R+ K4 n5 @' V" _  黄如方心语2 y4 @# f! t4 H. }
  ——确实,我最不赞成的就是把我当成弱者看待,把我对“红丝带”的工作激情归结为弱势群体之间的惺惺相惜。爱心应该是人人都有的,我从小在关爱中长大,我最大的胜利就是没有任何心理阴影,别人能够给我关爱,我同样可以把这份关爱再传递给河南的艾滋孤儿。2 T7 d: j$ p1 b2 B; ?) w
  ——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算是比较执着,那是因为我做得很开心,很充实,而且“红丝带”的运作还在上轨道,我放不下。确实我拒绝过一些人的采访,因为他们对许多简单的艾滋病常识都不了解,这或许也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希望大家来关心的应该是一个公益事业,而不是我个人。
8 }1 M" f" }! w+ a
* i3 d/ n& c/ `  ——不错,我想把“红丝带”的意义超越普通的学生社团,“红丝带”已经和国内、国际上的许多相关组织有工作往来,同学们不能用“学生社团”来定位自己,我要求同学们学习每一封对外函件的称呼、措辞表达,这种要求或许太“成熟”,太“成人”,但我们要和国外同年纪的学生比比,人家都能自立、能成就事业,我们为什么不行?
! c0 l: Y8 I, t& d2 ^$ U) n3 I; x0 I' e& |* A& i

! q1 k: T% G' D+ Y3 y+ d: q( ]) p1 J. k2 K; J: a
, |& c, T: D9 r- @# \$ r* V
附:黄如方在校期间主要经历1 j1 ^6 U; N* A5 M$ d' s
2003年04月,组织策划杭州市民艾滋病调查,并写有《杭州市民有关艾滋病知识以及态度的调查》调查报告 - ?3 ~9 }1 Y6 g- O
2003年11月,举办了“了解艾滋病,理解艾滋病人”城市学院艾滋病宣传周活动 / v. s* Z' q, Z: x. U( k) ]; F
2004年10月,带领三名学生前往河南开封,商丘,上蔡以及郑州四地采访调查艾滋孤儿
: _! A& v. e& q* [% g2004年11月,组织举办《他们的故事》——河南艾滋孤儿探访活动
. r/ @* y$ [6 s' ?3 {2004年12月,联合杭州四所高校举办“平等,倾听,战胜艾滋” 杭州高校艾滋病宣传周,项目得到福特基金会和国际教育协会资助
$ }2 Y/ w5 t; u0 u2005年4月——2006年2月,红丝带协会同性恋优秀影片展映(15部)
9 Y/ \) k' F  X3 r* Z  C7 C2005年5月,联合《今日早报》举办“校园飘动着红丝带,六一节关注河南艾滋孤儿” 1 H1 v0 k$ c1 \$ i% U& u( Z8 o
2005年6月,成立全国高校第一家以艾滋病为主题的“红丝带”展览厅 # H8 P8 Q% x% X' r* p% C$ ]
2005年7月,举办“放飞理想,拥抱未来”河南艾滋孤儿杭州夏令营
# h# r# _, {, M1 f1 T2005年11月,设计策划“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系列明信片全国高校宣传日记,在全国六大高校同步开展
1 ~  j$ F2 M: \% ]; S# h2006年1月,受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工作委员会”会议,并被推选为委员。4 g8 |2 L0 |4 o
6 b! `2 A( Z5 `
[ 本帖最后由 七彩盖浇饭 于 2009-4-21 22: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主题 七彩盖浇饭 的帖子

赞一个!不平凡的人总是会有不平凡的经历,以及不平凡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不错哦!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0 19:50 , Processed in 0.04328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