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公益热”遭遇“公益荒”
8 W8 J( K% R; A) v# x 2012年10月11日15:43 来源:巴彦淖尔5 A# ~1 O2 D( U0 ^/ y/ |+ L4 y# h1 V
" \2 X" w5 h% Y0 V+ v
本报记者 李强 孙晓伟( p& G8 \) f( N$ J, W
+ v) g& ?, Z5 l' h3 q1 B 发自巴彦淖尔# O5 U* C2 R& Z) @3 Z7 ^$ c
5 b. T/ V! r8 w% M" ?! b “现在很难招到社工,因为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工作强度又大,基本无人愿意来做。” 巴彦淖尔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福利科梁副科长在面对福利机构招聘社工现状时做出如上回答。
; i0 B) h8 |5 A. D8 x0 T. ]6 Z" I9 X6 l
社工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进行专业化“诊疗”,社工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它主要面向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通常是公认的弱势群体服务。
( ^: B7 @: H* [: w {
, Q/ S# X0 B( Y8 R 然而曾经一度火热的社工活动,如今却无人问津,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选择社工活动,更不会将自身的精力投入到公益活动中。$ f1 i' I9 C7 u5 X+ b' p# z
4 j! ?9 H/ b% |7 s3 F 前景不明朗,多数年轻人及毕业生不愿做公益活动2 O* B) d$ r- D- W, l7 r1 ]* R+ S
( ^ ~$ J! l* n+ h4 f
“很少关注。我觉得这些活动离我很遥远,而且也没有时间去做公益活动。”张雷走出校园已有半年,半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放在寻找工作上,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在求职的路上曾多次遇到无偿献血车,而张雷却并没有为其停过一次脚步。% x+ V' L8 h$ }$ a# T
5 K m6 X5 m, L+ `) x* g4 m! U
“在广场上看到一些人为灾区或贫困地区捐助衣服等日常用品时,也想参与其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苦于没有及时的消息来源,希望能进入一个团队或者组织,定期参加公益活动,这样能提前腾出时间,又不耽误工作。”张雷说。! A; A" I9 N# i! _6 d
: E( {" F7 D! q; q2 k
而在校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更是寥寥无几,去儿童福利机构或敬老院做义务劳动都是社会实践课,很少有专门利用课余时间去福利机构义务劳动的学生。
/ i- M" T9 ^' z6 k* X L6 P1 J4 V. G& z+ q2 n- p
“对于参加公益性活动,除了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社会实践课,基本不会去过多的关注,况且活动本身意义也不大,自己本质上并没有帮助到别人,只是徒有形式。”高峰身边的同学只有一小部分去过敬老院做义务劳动,帮助敬老院的老人整理内务及节日表演。
" A* Y @' E. X. J5 q' z) X) {( f) W9 T8 U/ p, H# I3 _
大部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也有抱有某种目的如多拿实践证明的,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实现自身价值。" S& }4 q4 L0 H3 [4 M1 E, B8 |; T
* Y- ^! y; j! B5 u “我关注最多的是自然灾难的捐助,比如汶川大地震时期,曾捐过一些衣物和钱。”高峰表示,除了这些,他不知道该参加什么样的公益活动,更找不到适合的公益项目。
3 w; y0 @3 U5 g% f* e, W ^; F$ O0 l2 N- s" K1 a1 G
社会缺口大,却难以招到人员
# M# [! ~5 Q6 L# U: ^
: d! l9 S3 }) ~, N" [ 梁副科长表示,现在只能招到临时工,很少有人去儿童福利院、精神病康复医院、老年公寓等机构。& B) s; N3 @8 S9 t
. F0 E3 e5 ]; n# c* p “目前巴彦淖尔市没有面向社会招募公益活动志愿者,仅仅在需要的时候才招人,大部分都是临时工,这其中有年轻人,也有刚结婚的年轻夫妇。” 梁副科长说。
) ?# ?$ C( I5 Z. b4 h! l
* x# e( i* T+ x& w& j 梁副科长介绍,现在(巴彦淖尔市)有社工工作证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位,管理层人员也越来越缺少,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很大。& l9 ^9 O& D1 v0 X; y! O) b* z
# A$ C+ R5 Y6 P: h/ ~ {
巴彦淖尔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崔云翔表示,现在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很多,志愿者有各行各业的人员,目前正在采取措施,“不尽义务的人员就辞掉”。2 S! Z$ \8 K6 U* m% _$ q) ~: t
3 H# Z: F0 |, ], d8 U9 y3 V/ i “红十字会志愿者一直是弱项,虽然有很多登记的人员,但因为没有重大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多人。志愿者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以后,缺人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无条件参加,工资免谈。”崔云翔从事红十字会已经有15年的时间,他说,红十字会志愿者其实是义工,没有时间限制。- {9 I3 L0 A- l: g
5 O" o z3 K8 z; g0 F- ?
虽然说“不尽义务的会将其辞退”,但是目前,志愿者还是很短缺。巴彦淖尔市红十字会主管业务的刘部长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整个巴彦淖尔市包括旗县区在册的志愿者有50多位,但是志愿者的缺口还是很大。“一些大型的活动人员远远不够,而且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人不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想真正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几乎是寥寥无几。”刘部长表示,十分欢迎社会广大人士和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但是报名的越来越少,甚至少有人问津,目前,红十字会只能是通过发展一些团体会员或者学校集体的形式来完成一些大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联系参与的很少。
% q; d# b0 i+ N
5 B8 U; G% L; i) a( l' v 刘部长称,每年都会通过志愿宣传吸引大家参与志愿活动和社区服务,但是主动报名的几乎没有。“我认为,志愿服务的团队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团队,但是目前却出现了鲜有报名的现象。”
8 R* }# r* m. R$ C
V% m/ P" x- T! {' ]" X “1998年发生洪水灾害和后来的"非典",当时在现场的巴彦淖尔市志愿者只有我和会长两个人,装车、卸车等工作都是我们两个人做的,终生志愿服务的机会没有,那时候就发现人手特别短缺,对服务没有什么好处。”刘部长称。+ K$ a' d6 a( j/ F/ a' S( n/ l1 ^
2 {8 U4 w; v0 E& j+ H
缺少专业人员引领# C: w! y" F# e
* O. b# Z+ v6 x 巴彦淖尔某企业管理者王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专业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更多的人只是把公益事业当成一种活动,本质上没有明确重视。”5 y8 g( A# a6 C
- J/ t4 m' F% Y5 \* h+ @ “现在,公益事业最需要大批年轻人推动其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发展下去。民间公益相对而言,力度不是很大。”王经理坦言,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不参加公益活动,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在浪费时间,捐一些衣服或者钱,打扫一下卫生,这就是公益活动了。% T- ^* D9 D5 e! J& a1 B4 Y' I
3 V% G. C/ F1 }
王经理认为,大学生是参加公益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他们有着新颖的创意和澎湃的热情,能较大的发挥自身潜力,这其中需要专业的组织给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深入了解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价值。; u) G+ o' M$ [
$ `. X. Q: D/ C& b5 P1 \) H/ E “民间公益事业最需要的是企业或政府的支持,这样才能走下去。”据王经理介绍,有些民间公益活动的创意很好,但是因为缺少有力的支持,最终不了了之。“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宣传也很重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益活动的本质,来实现自身价值。”# r) F# K* x2 `( c Q, @
4 a; q, n7 K5 k+ u+ x
专业人士的缺少给志愿团队带来了不少困难,巴彦淖尔市红十字会刘部长告诉记者,有些活动比较专业,比如应急救护培训,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但是目前比较缺少。“缺少专业人士,造成活动难以进行,这给志愿活动造成一定的阻力。”/ ~ r4 F% s& M i
+ S& k. c0 S: X/ K1 q! R
志愿者心声6 o, R( j8 Z) t3 Z% b
2 p, g4 n: O, }! Q3 v* b+ {# L
“我在大学时就参与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团队,现在已有5年了,在这个团队,虽然有时候挺危险的,但是心里感觉很开心。”李平2007年参加志愿活动,现在仍然在坚持做公益。
/ r. L, h" Y$ T7 }1 Z5 T* ` {0 k: Z# R0 P, T, C {& A1 V4 Z0 N
5年里,李平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其中有过喜悦,有过困难,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我们经常会做一些关于"关爱儿童"的宣传活动,有时要坚持好几天,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大家都坚持着。因为多一个人了解了我们,就多一份支持,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关注。”
- S9 K* y. X; o3 |
* Z8 L- ?5 ]( m: e 李平所在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主要是关注儿童,为失踪儿童家长提供免费的寻人帮助,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帮助因各种原因流浪、乞讨、卖艺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3 U8 c' a9 G: `# d. C! {7 H4 k+ K
“关爱儿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不管再苦再累,我们都会坚持。”李平说。 V2 W' V) j- h8 \2 c; @
6 U( l, D4 r, ~1 Y: f 志愿者有时会遇到威胁,李平为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5 I4 K( L' ^' s. I
$ F& N% e" \( o1 K% T. u" d 李平和其他志愿者经常在大街上为流浪乞讨儿童拍照,然后上传到网上,供丢失孩子的家庭对比,然后报案。有一次,李平正在给一个乞讨儿童拍照,没想到一群人冲了出来,不让他拍照,还要抢他的手机,幸好李平很快跑远了。
; A# N3 L. e O
) s; z+ }7 E* [ “这样的事情,我们一起的人遇到很多次了。”李平说。3 H& f$ v( a& n. B
1 n f9 m/ y' V" B 后来,李平才知道,这些人是有组织的乞讨团伙。+ q# n- w4 {& p( N, Q4 L- c
* |% d) ^3 H7 u; h: }3 m. t# m
记者问李平坚持下去的理由,他说:“可能会因为我的一张照片,让被拐儿童回到父母身边。我们协会有很多的成功案例,看到这些孩子回到父母怀抱里,我真心的替他们高兴,感觉这样很幸福,很感动。所以,我感觉到我的价值,能给别人带来帮助。”
& N& u9 ^' X# W& n5 m7 T, J' G1 k6 Z
李平认为,自己身为志愿者是幸福、快乐的,志愿者身份给了他动力和信心。李平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随着志愿者力量的不断增加,会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同时自己也能收获感动。' E5 W9 \. n$ u' O6 T' x" z6 s
2 b) b7 T1 l; x! a& ^: o% I
蒋璐和李平一样,是众多志愿者中的平凡的一员,不同的是,蒋璐目前还是一名大四学生。" |( B* U& y5 a0 z6 C2 d
' a( I5 b. w) q6 q/ C' w6 x9 q4 U, N
蒋璐每年都会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加上自己打工所得买一些文化用品和课外图书,然后邮寄到需要的地方,“每个学期开学之前,我都会准时将学习用品和课外书邮寄到贫困学校,帮助那些需要的孩子们。”8 B) v+ @2 o! C$ i4 D
, } [; H& j% H) H/ l
蒋璐的每学期的生活费并不多,但为了公益,宁愿自己去做临时工。“我是一个学生,力量很有限。众人拾材火焰高,如果大家都参与到公益行动中,会给别人带来很大帮助。” _( \' N I2 C5 V& ^
! G" {+ z) _" S4 {& q9 Z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李平、蒋璐所做的公益虽然对象不同,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公益路上的行者,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收获了快乐和感动。这也许就是众多志愿者坚持不懈的理由。
# j$ ?" f! M6 l: }5 K0 K7 Q3 V4 W
5 y4 p' f: x& U/ y2 d0 p; ?
- @+ k$ ?) B& c0 u7 T( l& O1 \
原文链接:http://roll.sohu.com/20121011/n354674966.shtml |
|